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韶山花明楼之行
时间:2011/05/30 00:00:00浏览: 次
5月28日,我们思政部组织全院大一大二的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红色之旅,前往一代伟人毛泽东和刘少奇的故乡--韶山、花明楼,去追寻伟大领袖成长的足迹。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瞻仰伟人塑像,参观故居,缅怀伟人业绩,陶冶革命情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人生观培养。
早上7点钟我们就集合出发,经过了1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韶山。这是一块极具神奇的热土,中国人民心中永不落的红太阳从这里冉冉升起;这是一块充满灵性的宝地,她曾孕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民族希望。我们首先来到了毛主席故居。主席的故居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湖南农居,松竹环绕,朴素典雅。一百多年前,毛主席就在这里诞生并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之后,我们到了毛主席铜像广场。毛主席铜像高10.1米,重达3.7吨。10.1米意味着10月1号,寓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成功再现了主席在开国大典时的风采。
下午我们又乘车到了宁乡花明楼——刘少奇故居。从刘少奇故居看,刘家确实是家底殷实有产阶级之家,但是,这并不影响刘少奇成为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战士,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伟大领袖。诚如这碑文中所说,刘少奇主席的一生是光辉而伟大的一生。他的蒙冤惨死,是时代的悲剧,也是历史的悲剧,更应该是一面历史的镜子。参观完刘少奇故居和铜像后,我们就结束了这次红色之行,踏上了归途。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毛主席当年就是怀着这样一种心系天下、志在四方的壮志豪情走出了韶山,走向了革命的。今天我们来到伟人故居,就是要以新时代的全新理念,继承和发扬一种精神——那就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吞山河的气魄与豪迈!